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
英文名称:Deslanoside Injection
商品名称: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
成份:
去乙酰毛花苷,
辅料:乙醇、甘油、注射用水。
适应症:
主要用于心力衰竭。由于其作用较快,适用于急性心功能不全或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的患者。
亦可用于控制伴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患者的心室率。
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起效慢,已少用。
用法用量:
静脉注射成人常用量: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缓慢注射,首剂0.4~0.6mg(1~1.5支),以后每2~4小时可再给0.2~0.4mg(0.5~1支),总量1~1.6mg(2.5~4支)。小儿常用量:…
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新出现的心律失常、胃纳不佳或恶心、呕吐(刺激延髓中枢)、下腹痛、异常的无力、软弱。少见的反应包括:视力模糊或“黄视”(中毒症状)、腹泻、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如精神抑郁或错乱。罕见的反应…
禁忌:
禁用:
任何强心甙制剂中毒;
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若伴收缩功能不全或心房颤动仍可考虑);
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或扑动。
注意事项:
以下情况慎用:低钾血症;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高钙血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缺血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早期(AMI);心肌炎活动期;肾功能损害。用药期间应注意随访检查:血压、心率及心律;心电图;心功能监…
药物相互作用:
与两性霉素B、皮质激素或失钾利尿剂如布美他尼(Bumetanide,制品为丁尿胺)、依他尼酸(Ethacrynic Acid,利尿酸)等同用时,可引起低血钾而致洋地黄中毒。与制酸药(尤其三硅酸镁)或止…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31021178
生产企业:
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
药物分类:
洋地黄甙类
药物仍是当前最主要的治疗方式
药物品种在随着医药科学的发展而迅速增加,国内常用的处方药物已达7000种之多。所以安全用药基因检测服务有助于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率,提高合理用药的水平。
安全用药检测能够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各国住院病人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比率在10% ~20% ,其中5% 的患者会因为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而死亡。在全世界死亡的病人中,约有1/3的患者死于用药不当,药品不良反应致死占社会人口死因的第4位。
在国内每年 5000多万人次的住院病人中,有超过500万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过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每年导致24万名患者死亡,是l9种主要传染病所致 死亡人数的11倍。
儿童的药物不良反应也很严重,据2006年参加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检测的儿童医院报告数据显示,儿童服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达到12.9%,其中新生儿是24.4%,小儿药源性疾病入院的占全部住院儿童的1.46%,高于国内外的成人比例,涉及大部分小儿药物,越是年幼的儿童用药不良反应越严重。
通过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
4分 (已有10个医生评分)安全用药基因检测,检测患者使用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
4分 (已有10个医生评分)涉及到的相关基因,预知患者的基因信息,从而指导患者用药,决定某一个人是否适合使用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
4分 (已有10个医生评分),若患者缺乏代谢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
4分 (已有10个医生评分)药物的基因或者代谢能力较低,则比较容易发生不良反应 。所以进行安全用药基因检测就能够尽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安全用药基因检测是必要手段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医疗模式亟须改变。药物治疗仍然是乃至以后一段时间内最主要的治疗方式。
2005年3月22 日,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颁布了面向药厂的“药物基因组学资料呈递(PharmacogenomicData Submissions)”指南。该指南旨在敦促药厂在提交新药申请时依据具体情况,必需或自愿提供该药物的药物基因组学资料,其目的是推进更有效的新型 “个体化用药”进程,最终达到视“每个人的遗传学状况”而用药,使患者在获得最大药物疗效的同时,只面临最小的药物不良反应危险,国内也在积极推进安全用药的医疗模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