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识
了解产品

棕榈氯霉素(B型)片基因检测,安全用药指导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棕榈氯霉素(B型)片
英文名称:Chloramphenicol Palmitate(Polymorph B)Tablets
商品名称:棕榈氯霉素(B型)片
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棕榈氯霉素(B型)。其化学名称为:(B晶型的)D-苏-(-)-N-[?-(羟基甲基)-?-羟基-对硝基苯乙基]-2,2-二氯乙酰胺-?-棕榈酸酯。分子式:C27H42Cl2N2O6分子…
适应症:
伤寒和其他沙门菌属感染:为敏感菌株所致伤寒、副伤寒的选用药物,由沙门菌属感染的胃肠炎一般不宜应用本品,如病情严重,有合并败血症可能时仍可选用。轻中度厌氧菌感染,如脆弱拟杆菌所致感染,尤其适用于病变累及…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一日1.5~3g,分3~4次服用;小儿按体重一日25~50mg/kg,分3~4次服用;新生儿一日不超过25mg/kg,分4次服用。
不良反应:
对造血系统的毒性反应是氯霉素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有两种不同表现形式:与剂量有关的可逆性骨髓抑制,常见于血药浓度超过25mg/L的患者,临床表现为贫血,并可伴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与剂量无关的骨髓毒性反应,…
禁忌: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由于可能发生不可逆性骨髓抑制,本品应避免重复疗程使用。肝、肾功能损害患者宜避免使用本品,如必须使用时须减量应用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使其峰浓度(Cmax)在25mg/L以下,谷浓度在5mg/L以下。如血…
药物相互作用:
抗癫痫药(乙内酰脲类)。由于氯霉素可抑制肝细胞微粒体酶的活性,导致此类药物的代谢降低,或氯霉素替代此类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部位,均可使此类药物的作用增强或毒性增加,故当与氯霉素同用或在其后应用时须调整此…
化学成份:
分子式:C27H42Cl2N2O6
分子量:561.55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62020780
生产企业:
甘肃新兰药药业有限公司
药物分类:
治疗痤疮的抗感染药,抗生素类

药物仍是当前最主要的治疗方式
药物品种在随着医药科学的发展而迅速增加,国内常用的处方药物已达7000种之多。所以安全用药基因检测服务有助于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率,提高合理用药的水平。
安全用药检测能够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各国住院病人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比率在10% ~20% ,其中5% 的患者会因为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而死亡。在全世界死亡的病人中,约有1/3的患者死于用药不当,药品不良反应致死占社会人口死因的第4位。
在国内每年 5000多万人次的住院病人中,有超过500万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过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每年导致24万名患者死亡,是l9种主要传染病所致 死亡人数的11倍。
儿童的药物不良反应也很严重,据2006年参加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检测的儿童医院报告数据显示,儿童服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达到12.9%,其中新生儿是24.4%,小儿药源性疾病入院的占全部住院儿童的1.46%,高于国内外的成人比例,涉及大部分小儿药物,越是年幼的儿童用药不良反应越严重。
通过棕榈氯霉素(B型)片安全用药基因检测,检测患者使用棕榈氯霉素(B型)片涉及到的相关基因,预知患者的基因信息,从而指导患者用药,决定某一个人是否适合使用棕榈氯霉素(B型)片,若患者缺乏代谢棕榈氯霉素(B型)片药物的基因或者代谢能力较低,则比较容易发生不良反应 。所以进行安全用药基因检测就能够尽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安全用药基因检测是必要手段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医疗模式亟须改变。药物治疗仍然是乃至以后一段时间内最主要的治疗方式。
2005年3月22 日,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颁布了面向药厂的“药物基因组学资料呈递(PharmacogenomicData Submissions)”指南。该指南旨在敦促药厂在提交新药申请时依据具体情况,必需或自愿提供该药物的药物基因组学资料,其目的是推进更有效的新型 “个体化用药”进程,最终达到视“每个人的遗传学状况”而用药,使患者在获得最大药物疗效的同时,只面临最小的药物不良反应危险,国内也在积极推进安全用药的医疗模式转变。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学因网 » 棕榈氯霉素(B型)片基因检测,安全用药指导

评论 抢沙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