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
英文名称:Recombinant HumanThrombopoietin Injection
商品名称:特比澳
成份:
主要成份: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由含有高效表达人血小板生成素基因的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经细胞培养、分离和高度纯化后制成)。
辅料为:人血白蛋白、氯化钠。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治疗实体瘤化疗后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适用对象为血小板低于50×109/L且医生认为有必要升高血小板治疗的患者。本品用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辅助治疗,适用对象为血小板低于20×1…
用法用量:
本品应在临床医师指导下使用。具体用法、剂量和疗程因病而异,推荐剂量和方法如下:恶性实体肿瘤化疗时,预计药物剂量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及诱发出血且需要升高血小板时,可于给药结束后6-24小时皮下注射本品,剂…
不良反应:
较少发生不良反应,偶有发热、肌肉酸痛、头晕等,一般不需处理,多可自行恢复。个别患者症状明显时可对症处理。本品在Ⅲ期临床试验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在311例受试者中有12例(3.86%)共18例次出现与r…
禁忌:
对本品成份过敏者;
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
患有其它血液高凝状态疾病者,近期发生血栓病者;
合并严重感染者,宜控制感染后再使用本品。
注意事项:
本品过量应用或常规应用于特异体质者可造成血小板过度升高,必须在三甲医院并在有经验的临床医师指导下使用;本品适用对象为血小板低于50×109/L且医生认为有必要升高血小板治疗的患者;本品治疗糖皮质激素治…
药物相互作用:
尚不清楚。
临床试验:
1. Ⅰ期临床研究 Ⅰ期27例正常人接受单次皮下注射给药耐受试验,给药剂量分为75U/kg、150U/kg、300U/kg和600U/kg4组,每组例数分别为3、6、9、9。单次皮下注射rhTPO有剂…
毒理研究:
急性毒性:rhTP01.35×105U/kg和2.25×105U/kg(相当于临床推荐给药剂量的900和1500倍)分别给予大鼠和小鼠尾静脉缓慢注射,给药后即刻及14天内动物未出现毒性反应和死亡。内脏…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S20050049
生产企业:
沈阳三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药物分类:
血浆代用品和血浆蛋白组分
药物仍是当前最主要的治疗方式
药物品种在随着医药科学的发展而迅速增加,国内常用的处方药物已达7000种之多。所以安全用药基因检测服务有助于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率,提高合理用药的水平。
安全用药检测能够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各国住院病人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比率在10% ~20% ,其中5% 的患者会因为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而死亡。在全世界死亡的病人中,约有1/3的患者死于用药不当,药品不良反应致死占社会人口死因的第4位。
在国内每年 5000多万人次的住院病人中,有超过500万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过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每年导致24万名患者死亡,是l9种主要传染病所致 死亡人数的11倍。
儿童的药物不良反应也很严重,据2006年参加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检测的儿童医院报告数据显示,儿童服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达到12.9%,其中新生儿是24.4%,小儿药源性疾病入院的占全部住院儿童的1.46%,高于国内外的成人比例,涉及大部分小儿药物,越是年幼的儿童用药不良反应越严重。
通过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安全用药基因检测,检测患者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涉及到的相关基因,预知患者的基因信息,从而指导患者用药,决定某一个人是否适合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若患者缺乏代谢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药物的基因或者代谢能力较低,则比较容易发生不良反应 。所以进行安全用药基因检测就能够尽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安全用药基因检测是必要手段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医疗模式亟须改变。药物治疗仍然是乃至以后一段时间内最主要的治疗方式。
2005年3月22 日,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颁布了面向药厂的“药物基因组学资料呈递(PharmacogenomicData Submissions)”指南。该指南旨在敦促药厂在提交新药申请时依据具体情况,必需或自愿提供该药物的药物基因组学资料,其目的是推进更有效的新型 “个体化用药”进程,最终达到视“每个人的遗传学状况”而用药,使患者在获得最大药物疗效的同时,只面临最小的药物不良反应危险,国内也在积极推进安全用药的医疗模式转变。